【講座資訊】 改造街道 大家一起動筆畫 日期/2023年5月4日 19:00 – 21:00 地點/台南新芽 講者/劉冠頡(臉書粉專「標線改造台灣路」主編)
「是馬路如虎口?還是它被設計成虎口?」去年底台灣交通被美國CNN評為「行人地獄」引發討論,而台南市則長居台灣各縣市每10萬人交通事故死傷數第1名。台南新芽邀請「 標線改造台灣路 Reform Taiwan Road 」主編劉冠頡,5/4晚上分享他對各國的交通規劃觀察心得,以及台灣應調整轉變的方向。
劉冠頡表示,道路其實就是一個產品設計,如果同一地方經常出現死傷,即是設計本身出問題。在講座中他列舉日本、荷蘭等不同國家的,如何從過去經驗改進,透過標線、路緣石等設施不同方式改善道路設計。他並指出台灣經常將馬路開得很大,方便快速過境車流,與「road(公路)」類似;另一方面台灣路邊卻又很多商業行為,這樣的地方比較適合規劃成「street(街道)」。但台灣往往是建造出兩者混合的「stroad」,即易產生衝突死傷。
劉冠頡提及日本在設計高架橋墩時,會為了預留下方右轉專用車道的空間,而移動橋墩的位置。他認為台灣交通缺乏整體規劃,經常出現不同單位各自為政,捷運局、工務局各蓋各的,最後負責交通管理的交通局也只能背黑鍋。
對於台灣目前道路改革現況,劉冠頡提及高雄等不同城市案例經驗,從改善左轉車道的標線設計,到透過分析最適的車流動線,將原先一味追求筆直的交錯車道,改為各式的彎曲道路、新型圓環(roundabout)設計,反而更能讓車道動線更易行走,也產生更多人行道與路邊停車空間。另外在一些街巷的商業區,則透過規劃人行道,反而更容易區隔汽機車停放區域。
「所有的路都是從人行道開始規劃的!」劉冠頡表示,合理的車道寬度,應該在2.8公尺到3.2公尺之間,但台灣多數車道寬即超過此區間,但唯有合理的車道寬才能有效減低車速,也才不會減去人行道的空間。此外,如「轉角保護」、「行人穿越道後推」、「行人庇護島」、「槽化導流帶」,皆是須持續改革的方向。
本篇活動紀錄刊出時間:2023 年 5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