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本來的速度是什麼?」講座一開始,鄭祖睿老師拋出這樣的問題。
其實,當前路很寬、車速快、車流多,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交通現況,都是在晚近的一世紀內被建構出來的。但是,我們是否想過,「交通」服務的到底是車還是人?道路空間的使用與建置,難道就只有快速通過這個唯一目的嗎?
.
在十七世紀,城市裡還沒有車,道路被視為公共空間,人們可以在道路上擺攤、遊戲、談論時事、閒話家常。隨著工業革命,尤其汽車工業在二戰後突飛猛進,使得車輛駛進了公共生活當中,原本對行人方便的道路,變成為汽車服務,也使得人們更傾向使用小客車。
但是,我們真正要運送的東西是什麼?應該是人與貨物,而非運送車輛。當前的道路,卻都在幫車規劃,只有車/非車的區別,卻忽略了大眾運輸並非只有兩種選項。
.
在這樣的反省下,我們得以重新思索,交通與道路服務的對象到底是車還是人?好的道路規劃追求的,難道只有路寬、車速快、車流效率高嗎?
.
要從車本交通走回人本交通,老師提出了「慢行交通」的概念,重新思考交通的目的,也重新考量方便的定義,也舉了許多國外案例說明這樣的反思。例如,對行人、自行車友善的公共空間,反而提升了商店銷售額;自行車道雖然慢速,但每小時運送的人次反而較高。「開放街道」(Open Street)的倡議也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將道路重新打造成宜居街道,提高了城市的居住性,並且帶動了文化展演等活動。
.
居住在台南這個如此有生活感的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特別值得我們思考:如果交通慢下來了,城市的活力和生活感,是否就有可能回到我們的日常之中?
.
本篇活動紀錄刊出時間:2023年11月26日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