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陳志軒,台南社區大學歷史街區發展經理
引言:從臺南四百看文化教育的角色
「臺南四百系列活動不僅是一場城市慶典,更是一個深耕文化教育的機會,」陳志軒在論壇中指出。他認為,文化教育的核心在於讓市民參與其中,從中提升對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理解,進而形成對城市發展的共同想像。
地方教育與歷史街區的結合
台南社區大學長期以來致力於地方文化教育,通過課程與活動推動居民認識本地的歷史與文化。陳志軒提到,臺南四百為社大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台。「我們透過課程設計與社區合作,帶領居民探索歷史街區的故事,重新挖掘地方文化資產的價值。」
他特別舉例,社大組織了一系列步行導覽活動,帶領市民走訪中西區的歷史建築,讓參與者在親身體驗中認識臺南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意涵。
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公共議題
陳志軒強調,臺南四百的成功在於結合了文化教育與公共議題。他提到,透過與居民的對話,社大將交通、環境與文化保存等公共議題融入教育活動中。「例如,我們以交通問題為切入點,探討歷史街區如何在現代交通壓力下保存其原貌,並兼顧現代化需求。」
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市民了解城市發展的挑戰,也促進了他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為地方治理提供了更多元的觀點。
未來展望:文化教育的長遠影響
陳志軒呼籲,文化教育不應只侷限於單一活動,而應成為城市發展的長期策略。他提出了幾點建議:
- 深化文化課程的設計:在社大課程中加入更多與歷史街區相關的議題,讓居民對地方文化的認識更具深度。
- 強化地方與學校的連結:促進地方社群與學校的合作,將臺南四百的經驗延續到校園中。
- 建立文化教育的參與平台:鼓勵更多市民參與文化教育活動,並提供多元的參與方式,如工作坊、導覽與社區對話。
市民參與的力量
「文化教育的價值在於賦予市民更多參與的可能性,」陳志軒以此作結。他相信,臺南四百的經驗不僅能夠豐富地方文化教育的內涵,更能為城市的長遠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