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時間:2020/10/23(六)14:00 – 16:00
地點:台南新芽
主持人: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與談人:嚴婉玲、陳郁玲、高耀威、洪敬舒
府城台南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古都,聞名的小吃、老店林立,近年更吸引許多年輕人在巷弄內老宅開店,開啟個人新天地。其實台南也有許多傳統製造業的中小企業,沒有外移中國持續在地發展,而近年來南科的發展,帶動許多科技大廠進駐。臺南這個夾雜傳統與現代、巷弄人情味與冰冷高科技廠房的聚合地,如何在不同生產組織當中,納入經濟民主的精神,將是一大挑戰。
生產組織草創之初,在資金與人力的限制之下,難免會以創辦人的親族網絡為基礎,因此家族企業在世界各國都是普遍的,而台灣在工業化初期,因為「黑手變頭家」競相個人出頭天的時代氣氛,使得台灣當前即使上市公司依然有七成是家族企業,也就是說台灣家族企業的發展,並沒有像其他國家在組織規模大型化之後,逐漸出現經營權分享與所有權分散化的企業現代化現象。
經濟民主除了強調生產組織內的民主決策與公平分配之外,更希望能與在地社區的參與與分享,如此企業或合作社等生產組織才能夠在地化永續經營,並與居民成為夥伴關係。因此本次座談會將邀請台南在地經濟的工作者,來與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出屬於台南在地的經濟民主實踐的可能性。
◩ 在地經濟的創生與創新
嚴婉玲( 台南新芽理事長)
所謂「 在地經濟 」(local economy),是指把經濟行為拉回社群生活中,經濟行為本就包含各種型態的運作:互惠分享,地域性的再分配、創造剩餘的交換,只是在我們現存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模式中,全球化的資本壟斷襲捲了所有資源,「經濟」或「發展」的目標窄化為利潤導向的單一選項。那如何在這個在地經濟的基礎之上進行地方創生與創新呢?
日前我接觸到一種叫作流動創新的概念,也就是人可以居住在墾丁、花蓮等地方從事創新的工作,有需要就到台北開會,這種方式與地方的連結度很低,這是一新的創新模式嗎?作為一個地方工作者,本人非常質疑。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創生」與「創新」的不同,地方創生必須要在地扎根,促進在地的永續發展,而創新就是要讓世界發生變革,另外有個名詞「新創」也常與創新混淆,創新則與新創是完全不同,簡單的說,創新就是要讓世界發生變革,新創則是創立一個新的事業體。
技術創新與社會創新是創新的左右手,技術創新是生產技術工程上的提升,這是產業界時時都在作的,社會創新才是目前我們要的,它則是用社會與科技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目前這些概念都被混淆,因此必須釐清。
至於創新都是好的嗎?以科技方法解決社會問題,都是好棒棒嗎?許多科技的運用如果涉及侵犯個人數位隱私與違反倫理等,那麼這種創新是可以繼續進行的嗎?這值得更進一步深思。
目前地方政府在地方創生或創新的角色上,自主發展的能量不足,只能仰賴中央資源由上而下的挹注,而地方的創生團體只能仰賴政府補助案,無法逐漸自立,政府補助一旦失去,就無法繼續運作,只有某些USR成功留下來,民間能動性何在?這也是我對接下來講者的提問。
◩ 合作社發展之我聞
陳郁玲(前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首先介紹合作社與其他組織的不同,「 合作社 」是對內以滿足社員需求,對外具有競爭力的事業體,不以營利為目的,決策是採取一人一票來決定,如有盈餘是依照社員利用額分配,目前法令規定最少5%的盈餘必須作為公益。其次「基金會或協會」等民間團體,是以倡議解決社會問題,非以營利獲取利潤為目的,其決策也是以一人一票決定,其盈餘不進行分配,必須百分之百從事公益。最後是「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公司決策是採取一股一票,盈餘則按照投資持股比例分配,不需要從事公益。
今天透過三個合作社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合作社在地方經濟與經濟民主的議題上的發展。
首先介紹高雄杉林大愛縫紉生產合作社,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有企業捐贈縫紉機給慈濟在高雄杉林所蓋的永久屋中的中年婦女,2011年成立了縫紉生產合作社,初期以生產軍服、郵務麻布袋等簡單技術產品為主,2012開始接受勞發署培力就業計畫輔導,開始透過教育訓練精進技術,生產更為精緻、單價高的自有品牌「杉林布包」。2019年開始,在年輕的經理人建議下,不再向政府申請這些縫紉媽媽的薪水,只申請行銷規劃人員的薪水,目前已經達到逐漸自給自足目標,並且透過把股金提高到一萬元,消除過去的虛胖,把掛名實際根本沒有參與生產社員排除後,這個合作社成為真正生產者所有。
其次,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在政府協助下,台中石岡成立了傳統美食小舖,2003年先成立協會,後來因有政府資源補助,並「被」成立了石岡傳統美食生產合作社,陸續承接在地國中小清寒學生營養午餐與老人送餐服務,營運逐漸上軌道,這群媽媽也商定扣除成本之後盈餘,也平均分配給大家,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員以「開店資金」籌募。後來,社員決議,協會和合作社皆屬「 集體共有 」,不屬於任何個人,最初資金皆已返還社員。
最後,2013年成立的台南後壁仕安社區合作社,與在地農民契作友善大地的無毒米,自產自銷自有品牌「仕代平安」無毒米,並且以收購價約高於市價30%保障契作農民收益,每年開會討論收購價格,積極拓展銷售管道、增加產品多元性。 結餘提撥20%作為公益金,投入老人醫療接駁車、老人共食、學童課後輔導、社區環境清潔、搶救邊緣家庭。近年為克服曬穀、碾米問題,在水保局經費與社內股金投入下,2017年自有碾米工廠興建完成。
◩ 街道散步經濟與社區共享
高耀威(街刊《正興聞》創辦人)
地方創生最常忽略的是生活,我去澎湖遇到當地青年,他說希望大家來澎湖,這裡有美麗的沙灘,不過他日常生活卻很少到沙灘下水。地方創生要從生活開始,而且要從生活之痛開始。
我在正興街的第一場活動,是在開店兩年之後才開始,吸引人潮之後,大家就開始感覺到痛,透過商圈店家的民主投票,決定要設置徒步區 ,因此向市政府提案後核准,試辦三個月,八成店家贊成,徒步區就正式設立。大家開會決定不要用三角錐,決定使用自給設計的貓的溫柔形象的立牌作為路口的禁止進入標誌,國華街後來也跟進不用三角錐,改用形象海報看板。
徒步區設立之後,顧客可以在商家前,安心放手讓小孩在旁邊玩,居民也可安心散步,不怕被車輛撞,原本在地鄰居不好停車,心生不滿,經過五年的溝通才逐漸取得認同。這個看板的帆布海報也替換活用,過年時用居民的手寫書法寫上他的祝福,並與在地大學生的藝術展覽宣傳合作,最後還與電影宣傳搭配,立牌看板變成成功的街區行銷案,也達到徒步區車輛減速的功能。
徒步區設置後,廣場集客就可讓街頭藝人、新電影開記者會的多元用途,沒有向電影公司收費,不過卻要求這些演員錄音,作為街區聯播系統—正興放送頭的台呼,產生新鮮的綜藝感,另外透過自辦小功率電台透過廣播系統播放,創造店家與居民的歸屬感。
另外在推廣減少垃圾的杯杯計畫時,以漸進鼓勵的方式,讓店家使用可回收的玻璃杯,一開始要兩百元押金,影響使用意願,後來變成免押金,掃QR code,不歸還率10%,後來一問才知道,顧客飲料邊走邊喝,喝完時已經逛到神農街了,那裡沒有歸還點,因此,增設歸還點後,歸還率提高。後來,更舉行兩小時戒斷活動,有18個商家參與,有346個杯子被利用,突破過去的平均50個,改變了店家的觀念,鬆動了原有的價值觀。
正興街徒步區,是我們透過解決生活中的痛,所進行的實驗,讓在地商家與居民共同參與,提出解決方案,達到共享共榮,這或許也是我個人小小的經濟民主實驗。
◩ 中小企業往經濟民主的轉型策略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研究部主任)
經濟部〈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目小企業受僱人數為670.2萬人,占全國受僱人數的73.27%,但中小企業雇主正在開始退休,目前調查發現,現年超過50歲的中小企業占比為54.29%,超過60歲占比已達17.21%,但2009年的同一調查中,50歲以上僅有39.96%、60歲以上更只有8.11%。顯示許多中小企業雇主正在快速衰老。
面對這項早被稱為「國安問題」的危機,各級政府顯然尚未意識到嚴重性,就再無實質對策。 透過員工收購股權,將治理權利及所有權移轉由員工控制,有機會讓小型企業獲得生存機會,員工也保有工作,成為企業與員工互惠互利共同渡過危機的有效策略。
國內中小企業中約有4成資本額未達10萬元,這種極小規模的企業相當適合推動員工共同接管,況且若屬五人以下 #微型企業 ,除了易於維持平等民主式共同管理所需的效率,員工因為股東身份受到激勵,將更願意投入創造共同利潤,成為共同企業主之後更能促進工作利潤共享,進一步改善過去中小企業常見的內部分配不平等,所以另一層潛在效益是解決微型企業違反勞基法的爭議。
台南本身也是中小企業居多,因此很適合透過員工所有權的移轉,可先從經營者二代不願接班,第一代年老無力經營的中小企業開始,鼓勵協助員工購買股權,逐漸累積經驗,再進一步推廣各行各業。透過此一路徑,台灣的中小企業才有可能從過去傳統上由家族成員擁有,能逐步朝向由員工自主共有共享的經濟民主之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