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人走出來的嗎?」
我們的路不是不夠寬,可是我們走在車道上卻是生活日常。
.
李子璋老師以美國都市計畫專家珍雅各的觀點作為開場,以社區生活為出發點,引導大家想像道路該如何規劃。如果過度重視道路的交通機能,會對社區生活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而社區又需要使用車輛,所以不必完全把車輛排除在社區之外,應該是將社區內的道路要適度減小寬度,容許車輛慢速通過,並重視人行道的功能,以小街廓的設計方便行人到達目的地。同時,適度的土地混合使用(像是台灣的店面與住家混在一起),讓居民有生活機能,減少交通旅次長度,可以有效降低對車輛的依賴。
.
一但速度慢下來,我們就覺得交通不好,但都市裡本來就該是慢的。交通要快,就得新增更多保護行人的措施。為了平衡效率與安全,老師認為車速應該由妥善規劃道路層級來解決。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省道等大型道路,當然是以車速為優先考量,但是在城市中一般層級的道路,則需要優先考量行人的安全。
.
老師也提及了人車之間的互動關係,指出人車分道的概念,直覺上認為分開人行道與車輛行駛的空間,能夠增加交通流暢度和行人安全,但也指出了此做法可能限制了人行空間的發展,將道路機械化,而失去人性化考量。
.
在「低速街道」的概念中,強調以行人安全和社區生活品質為中心,所發展的道路規劃。這種設計原則包括控制車速、降低通過性交通量,並促進人車分離。同時,老師也提及了人車共享空間的概念,主張不將車行空間和人行空間劃分明確,以提高街道的多功能性,且汽車駕駛在知道行人出沒的前提下,路況不確定性增加,會自動減速並小心駕駛,如此也能增強行人的優先權,人車混合反而更有利於創造安全而具有人性化的空間。
.
都市規劃中的道路分級,如何具體的影響路側環境?道路層級越高,地籍分割要越大,因為這樣建地才有本錢退縮,才能提供更好的人車分道的環境。因此,大基地旁容易規劃人行道,小基地(透天厝)即便不退縮,車輛、盆栽、招牌,還是會佔用人行道。由此可見,細的地籍分割,會造成私有的騎樓有佔用狀況。除此之外,公有的路肩也常常未見妥善規劃,特別是路肩常被用作停車格,每小時收費20元,一天最高只能收取480元停車費,是公共空間最沒有效益的用法,與其劃為收費停車格,不如將路肩直接規劃成人行空間。
「路是人走出來的嗎?」在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之前,道路確實是依照人的軌跡與需求發展而成的。但是,現代社會的「交通」,可是涵蓋了都市計畫、交通規劃、工務工程等面向,雖然牽涉專業繁多,但是服務「人」的目的應當不變。不管是透過道路分級決定車速,或是用地籍分割的方式左右建築形式,在交通改革倡議的浪頭上,或許我們可以回頭通盤檢視與交通相關的各個領域,思索路側空間是如何形成。
.
.
.
本篇活動紀錄刊出時間:2023年11月29日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