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空間經營看臺南 200、300、400
演講者:陳正杰,182artspace負責人
引言:從數字到內涵,檢視臺南文化政策
臺南四百年的系列活動規劃,總預算高達11億,吸引了廣泛的國內外關注。然而,這些活動是否真正促進了文化內涵的提升?在檢討過去的文化政策時,我們應重新思考,「文化是否僅僅是一種政策工具?」陳正杰開門見山地指出這一核心議題。
文化與政策:從表象到深度的落差
臺南四百的文化行動多以大型活動為主軸,例如台灣燈會、文博會與設計展。然而,這些活動的目標似乎更傾向於吸引外地遊客,而非真正面向本地居民的文化發展需求。陳正杰反思:「臺南400這些大型活動的產生,市民參與在哪裡?文化政策應該反映民眾的期待,而不僅僅是政府單方面的規劃。」
數字背後的疑問:文化價值的缺失
陳正杰進一步分析了從200至400到300的系列活動,強調12億的三年預算如何被使用的透明度不足。「這些活動的關聯性不明顯,規劃也缺乏整體連貫性。文化是否只是為了政治宣傳或經濟效益,而犧牲了內部價值?」他舉例指出,許多展覽與活動雖能吸引短期人潮,但缺乏累積文化價值的系統性思考。
臺南文化政策的結構性挑戰
陳正杰強調,臺南作為一座文化城市,其文化治理需要跳脫以往的框架思維。他提出幾個具體的反思與建議:
- 市民的文化參與機制:文化政策應更深入地邀請市民參與,不僅限於活動的消費者角色,而是共同構建者。
- 跨部門合作與連續性:政策需要有長期規劃,避免每年活動僅針對當年度的需求,而缺乏對文化發展的長遠目標。
- 以文化為核心的觀光策略:觀光應從文化的深度出發,而非僅以吸引外地遊客為目的。文化內需的提升,是臺南長期發展的重要方向。
展望:文化治理的永續性與未來願景
陳正杰認為,未來的府城建城三百活動,應避免過往的短視問題。他指出:「文化治理的核心應是從歷史與社會需求中找尋方向,避免僅僅成為政治績效的展示。」他建議政府建立透明化的文化政策平台,讓市民能清楚了解預算使用與政策規劃的細節,同時更積極地融入文化決策。
「一座城市的文化政策,不應只是數字與活動,而應是城市靈魂的延續。」陳正杰以此作為總結,呼籲臺南的文化政策制定者,不僅要看見外部的成功,更要注重內部的文化累積與價值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