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指定讀本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Take Back the Economy
作者:吉勃森.葛拉罕/珍妮.卡麥隆/史蒂芬.希利
譯者:周睦怡,游擊文化
導讀人/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讀書會日期/ 2021.10.22
紀錄/宋小海
文字紀錄發布日期/ 2021.11.20
台南新芽與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台灣勞工陣線合作的讀書會在十月迎來系列最終場。《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一書試圖打破「經濟是一部機器」之迷思,將經濟重構為「我們決策和行動的後果」,並帶領讀者思考:何謂幸福?我們如何好好生存?如何分配剩餘?在我們尋求好好存活之際,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如何維護我們共有的資源?如何投資未來?我們在自己的社區中能夠做些什麼以產生影響?
導讀人洪敬舒指出,作者們將經濟比喻為菜園,每個人都決定要生產什麼作物,除了勞動過程的獲得,還有要怎麼分配剩餘,包括贈予朋友鄰居、出售籌資以購買工具,而投資未來還包括製作堆肥、讓養份回歸菜園,各環節都相扣形成體系。
洪敬舒說,例如家庭中的許多勞動行為,在當前並沒有計算在國家GDP等主流經濟指標,且我們更被「貨幣」做為中介等市場思維所控制,但與家庭、鄰里、政府之間的相互關係,其中的經濟成份往往會被忽略、弱化;長此以往,一旦國家GDP沒有成長,就彷彿世界末日;而企業的利潤若沒有成長,股東就會抱怨反彈,一旦市場利潤未如預期高時,企業即會縮減「成本」支出。
本書倡議「奪回經濟」,包括「奪回商業」:質疑大多數的利潤卻都進入老闆的私人口袋的分配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選項?「奪回市場」:除了價格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值得考慮的事情?我們的消費習慣如何影響他人與環境?「奪回財產」:我們如何維護地球棲息地與其他共有資源?「奪回金融」金融部門掌握了大量社會財富,然而今日其運作更像是個巨型賭場,該如何改造金融,使其投資共同的未來? 讀書會現場參與者,亦討論國內外不同「合作社」的運作案例及法規實務問題,勞動者如何共同討論分配獲利,形成既有資本系統之外的雙軌、多軌機制。
在把「GDP經濟」思維轉換為「倫理觀」思考時,書中提及「支持倫理的市場」的各種方式;對此洪敬舒提到,像台灣民眾針對頂新集團或其他國家進行的「消費者抵制行動」,短期可能快速有所成效,但消費抵制行動也很容易消散,或是遇到一家企業改變,但其他依舊;因此另一種出路,是可以集結一群人重新創造微型市場,進行生產、交換、再分配,而每個微型的企業、如何擴大到社區、擴及形成經濟圈,但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地緣、歷史的脈絡,並非單純理想可輕易複製。與第一場讀書會《勞動僱用資本》的概念結合,除了社區共生、共好之外,外部交易購買需求,仍要存在其他民主化的企業,才能形成更好的共同體,而不是獨善其身;我們可以決定經濟不只少數人的遊戲,也能決定市場如何能為所有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