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南新芽秘書處
各位朋友好,台南新芽協會在今年4月推出新企劃,未來一年希望以每月一次的專題電子報,回饋捐款支持我們的朋友。(電子報內文未來將在一年後開放全民閱覽)
本期專題為呼應四月份慎終追遠的清明掃墓習俗,我們聚焦在「南山公墓」議題,回顧在遷葬開發與文資保存之間的各種爭議,過程中官方與民間保存團體彼此之間欠缺相互理解,為此新芽曾在2019年舉辦「南山公墓討論會」,邀請各文資團體、政府相關局處出席,聚焦可能的具體共識。然而後續隨著官方政府調整,民間保存團體採以提報文資審議等程序,讓南山公墓議題進入新一輪的延長賽,前景不明。
另外,本刊專訪文史研究者蘇峯楠,回顧他個人與南山的淵源,也討論公墓爭議的」的脈絡,以及朝向「文化景觀」的前景條件。最後以南山公墓與南區發展間的關鍵數字,協助讀者朋友掌握此一議題。
本期電子報內容
- 【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南山公墓的啟示】文/蘇淋齊
- 【南山公墓該是「文資保存」還是「文化景觀」?-專訪南山公墓歷史研究者蘇峯楠】文/宋小海(咱台南電子報採訪主任)
- 【數字台南|帶你了解當期主題的3個關鍵數字】文/蘇淋齊
【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南山公墓的啟示】
文/蘇淋齊
每年清明節前後,南山公墓總是湧現掃墓人潮,不過隨著城市的開發與擴張,此情此景可能將逐漸消逝。
這片墓區位於台南早期開發區域的南側,已知最古老的墓為1642年修建的曾振暘墓,也就是說,至少自荷治時期開始,台南市區的南郊便有墓葬。加上台南市區看似平坦,但實則是有諸多高低起伏的小丘,過去即有「府城七丘」的說法,而南山公墓所在也是如此,又有竹溪等溪流從中蜿蜒漫流,形成漢文化眼中的風水寶地,便逐漸發展成整片被稱為「鬼仔山(桂子山)」、「桶盤淺」的南山公墓。
台灣府城建城後,許多文獻與資料都有大南門外墓地的紀錄,從中可以知道至少在清治晚期,大南門城外已滿布墓葬,時有鬼火出現。而如此緊鄰市街的墓區,自然在城市向外發展擴張的過程裡,就會產生土地使用競爭的情形。其實早在300年前,府城建城時,即有起掘六百多具無主骨骸。
到日治時期,也為了建立學校與公共設施進行過幾次遷葬,包含現今進學國小、中山國中、家齊高中、台南高商、台南女中、台南機場等皆是往日的墓區,後期,政府也正式公告此地為公墓;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928年臺南州以舉行「御大典」紀念昭和天皇登基為名義,打算要求限期50天將佔地19甲的墓地遷葬,用來興建運動場供州運動大會所用,引發台灣文化協會在內的許多台灣士紳出面反對,甚至有人因此被逮捕、罰錢,雖然有讓開發案暫時中止,但至1930年代仍陸續完成野球場與陸上競技場(今台南市立體育場)。
或許是日治時期的遷葬已讓南山公墓墓區縮小過半,並且空出了大片土地,戰後一直到1990年代陸續公告禁葬為止,南山公墓便幾乎未有開發與遷葬的公開討論。但隨著禁葬公告與城市的持續擴張,1990年代台南市議會也開始出現「促請遷葬以帶動地方繁榮」的意見,2008年更公告全面禁葬。2018年首次由台南市政府提出「殯葬專區」、停車場等規劃,表明是為解決火化場等殯葬設施空間不足,並以「促進都市發展,增進公共利益」為由,公告開發區內之墓葬遷葬;伴隨市長選舉中有候選人政見提出開發為商業區並舉辦Crazy Friday活動,南山公墓的遷葬與開發再次釀成衝突。
文史團體認為,201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正後已納入墓葬,應進行文化資產調查與評估。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盧泰康教授亦認為,南山公墓是國家級「複合型文化資產」。然而市府持續有開發行為,包含新都路拓寬,經過一年多的抗爭,2019年才委託台南大學進行文資調查。
墓葬的家屬、後代則不滿市府無預警公告遷葬,委託之廠商又以調查為由,粗暴對墓碑噴漆。而南山公墓周邊的居民,亦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墓區鄰近住宅,因遷葬或整治乾淨;有人認為南區需要發展,南山公墓應該全面開發;當然也有保存具文資價值的墓葬、甚至全區保存的意見。
2019年7月台南新芽邀集文史團體、墓葬家屬團體與市府共同商討,得到文化資產評估審查完成前不再代為遷葬的決議,隨後也撤除在專區內的遷葬告示。市府於2020年也舉辦「南山公墓開放決策公民論壇」,試圖透過民眾的參與與更公開透明的程序,解決南山公墓的開發爭議。論壇中,公民的共識是保留南山公墓,至於要以文資個別保留、熱區保留、乃至全區保留何種形式,則未有一致的意見。
論壇後,議題發展也逐漸趨和緩,不過自2018年起由文史團體舉辦的走讀、踏查與工作坊等活動卻幾乎未曾中斷,持續以實際行動帶著更多民眾走入南山、認識南山,蓄積文化資產保存的公民力量。市府委託的文資調查已於2022年完成,不過至今仍未公開調查報告,後續文化資產審查也僅針對民眾提報100門中的50門進行,當中更只有10門列冊追蹤。因而文史團體便藉著今(2024)年,府城400系列活動「紅球計畫」之際,於紅球的最後一站、也是與南山公墓相關聯的大南門城,拉布條、舉旗幟,希望提醒民眾南山公墓的仍需共同關注。
其實南山公墓不只地表的墓碑,四百年來層層疊疊的墓葬也見證台南自荷治以來的文化與演變。且墓區疑似存有史前遺址,或可更新台南的考古發現;數百年來因殯葬而少有破壞與干預的地景與生態,更保有南海溪蟹等珍稀物種。若從博物館學來看,南山公墓是一個蘊含文學、歷史、藝術、人類學、生物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與材料的寶庫。
2023年底,火化場的改建與擴建工程已準備發包,是否殯葬專區開發案可就此止住?後續文化資產審議又將為南山帶來什麼影響?南山公墓的掃墓人潮會不會僅能存於記憶裡?
放眼世界,許多墓園透過適度整理成為公園、博物館,但台灣仍未見示範案例。雖然2018年全國文化資產會議上,時任文化部長的鄭麗君指示文資局評估對於台灣歷史墓地進行「系統性文資保存」;但至今仍未見實踐。在都市發展之餘,好像也該思考文化資產與人類應有著怎樣的關係,或許成功大學考古所學生何欣曄在今年4月28日參加南山公墓走讀,意外且驚喜地找到曾祖父與高祖父的墳墓,可以成為某種啟示吧。
南山公墓該是「文資保存」還是「文化景觀」?
-專訪南山公墓歷史研究者蘇峯楠
文/宋小海(咱台南電子報採訪主任)
編按:
2024年的「台南400」活動,國外裝置藝術「紅球計畫」在3、4月間抵達台南,在不同台南重要人文環境據點閃現,然後也有民間團體在此時跳出來為南山公墓發聲,希望保留台南市面積最大且最具歷史的公墓群。然而這樣的陳情聲音在官方活動夾逢中出現,也恰恰反映近年市府與多數當地居民期待透過遷葬「鄰避」的公墓、來促成地方發展,是當前的主旋律。「咱台南」電子報專訪過去曾長期研究南山公墓、現職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蘇峯楠,談談他近年觀察到的公墓變遷,而近年如火如荼的提報文資審議行動,在未來又將面對什麼侷限及新的可能。
–
談及為何會接觸南山公墓,出生於台南的歷史研究者蘇峯楠表示,其實小時候對南山公墓所在的南區並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耳聞有三級古蹟在公墓裡,有次被家人載往行經中華南路的地下道,感受有些陰森,卻不確知週遭就是一整片「墓仔埔」。本著母親敬拜媽祖、親近神明的慣習,長大後從事歷史研究的蘇峯楠對宗教文化有所好奇,除了每隔一段時間走進廟裡,也在與友人相約去南山公墓走訪時,意外發覺墓碑留有許多歷史線索,怎麼過去的自己卻一點都不瞭解。
蘇峯楠沿著這條研究路徑前行,2010年參與研討會發表論文,〈文化遞嬗與風格綜融:臺南市南山公墓日治時期墳墓的觀察〉,分析墓碑不同時間、風格。相對於其他研究者關心主要歷史時代事件,蘇峯楠的研究方向顯得較為「異類」,而在往後的碩、博班研究過程中,他漸漸認識一些同樣關心墓碑的歷史價值的研究同好,也因為是興趣,他僅維持每年去墓區踏查一兩次的模式,但也發現看似不動的墓區,這次看過的墓下回來就不見了,或是往火葬場的某段斜坡被改闢為停車場,有些改變正靜悄悄的發生。
直到2018年4月蘇峯楠進入台灣歷史博物館擔任研究助理後,面臨了南山公墓遷葬與否的討論浪潮,並在工作上碰到提報高雄覆鼎金公墓的墓碑的任務,但他所提報的六門墓碑卻「全軍覆沒」。蘇峯楠回憶當時審查被拒的理由,他可以理解評審擔心此例一開,博物館將無法容納過多墓碑、直接變「墓碑博物館」,但他不認同有論點稱墓碑不討喜、不利策展。「博物館的任務是要讓文物變有趣,而 不是讓觀眾挑文物;如果展覽不有趣,應該要怪館員,而不是怪文物。」蘇峯楠說。
蘇峯楠除了面對如何處理墓碑的文資價值,在2018年當南山公墓民間團體的保存訴求、與政府開發遷墓的政策傾向,各方缺少交集,為此他在台史博「南方共筆:輩出承啟的臺南風土描繪特展」所舉辦的「共筆臺灣:地方學的新展望研討會」中探討南山公墓議題,希望促成對話交集,但可惜收效甚微。而後續民間團體的策略轉為向政府提報文資審查,而後續他也陸續參與相關文資審查現勘等程序工作。
時至今日,蘇峯楠認為南山公墓的價值,並不能如國外的墓園用單一建築體的風格、藝術價值來考量,因為南山公墓的價值體現在它是大範圍、時間層層疊間的庶民文化記憶、與空間、環境位置皆息息相關,單一用墓碑資料考慮並無法完整體現背後意義。他也認為保存也可參考公墓公園化的經驗、透過植物的種植、環境的改善維護,改善過去民眾普遍認為公墓髒亂的印象,讓民眾有動力去認識、理解南山公墓。
編註:蘇峯楠,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助理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臺灣史、地圖史、歷史地理、圖像研究、物質文化。
著有《行走的臺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看得見的臺灣史》等。
【數字台南】帶你了解當期主題的3個關鍵數字
文/蘇淋齊
截至2024年4月,台南市南區的人口數來到120,977,相比於南山公墓近年衝突最劇烈的2018年底,人口數尚有124,824,且年年下降,即將跌破12萬人,5年多來減幅近3.1%。而台南市整體人口數自2018年起也持續負成長,直到2023年才首度正成長。以南區來說,人口些微負成長,卻伴隨高漲的房租與房價,開發需求要再審慎評估,整體台南也大致如此。
根據「開放台灣民間租屋資料」平台自591租屋網上蒐集的資料,台南市南區2018年12月每坪租金約733.0元,但至2023年同期已上漲至922.3元,5年內的漲幅達25.8%。另就台南市政府公布之臺南市住宅價格指數來看,2018年10月南區的指數約達85(確切數字未公開),2023年同期已是132.9,5年的漲幅更高達56.4%。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成員張鎧臣、蔡韋漢等人,實地踏查推估有五、六萬門墳塚的南山公墓,透過文字與影像,紀錄當中至少3020門墓葬,並將成果與定位呈現於公開之Google My Map中。
目前電子報為募款支持者的權益與回饋,讀者可透過募款定期寄送的電子報中獲取本頁連結,並可優先閱覽台南新芽提供的內容,請勿將此頁面內容與連結公開上傳、轉發、改寫。
若您想將本篇分享給其他人一同閱讀,我們歡迎您進行私下的分享。
針對本期電子報內容若有任何疑問及回饋,歡迎聯繫台南新芽與我們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