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如往常一樣,騎著孔明車到街上收取賣小麥的帳款,經過圓環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遭邊人群出現不明的騷動,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是某位地方知識份子被軍隊綁在吉普車上遊街示眾。我的視線順著人潮往圓環中間看去,赫然發現那位頗具名望的人正被士兵架著,走往定位準備槍決。我看著他因為體力不支而踉蹌倒地,頓時背脊發涼、心頭一酸,趕緊回頭,像在逃避什麼似地騎了回去。」
這是發生在台南二二八事件期間的故事,那位被公開槍決的人並不是大家可能較常聽到湯德章律師,而是時任台南縣參議員的黃媽典醫師;而故事中的「我」則是紀錄片《無米樂》的主角之一、前國策顧問黃崑濱。黃媽典醫師被槍斃的地點,就是如今台南新營的市中心「新營圓環」。
黃媽典醫師出身清代末期的嘉義朴子,日治時期於臺灣總督府醫學院畢業後,便開始投入公共衛生的工作,後續也成為開業醫,因為醫術精湛且常常救濟窮苦人家、不收醫藥費,深受地方愛戴而暱稱其「媽典仔」。除了公衛與醫療,黃媽典醫師也投入政治工作,成為朴子街首任街長,相當於今日的鎮長;街役場也在其領導下做了重要的水道建設,提升飲用水品質。
二次世界大戰後,黃媽典醫師持續參政,1946年當選台南縣參議員,即如現今的地方議員。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黃媽典醫師為了維護地方的治安,3月2日與許多朴子地方頭人、仕紳組織了「台南縣東石區朴子鎮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並出任主席,共同因應局勢的變化。豈料這些作為早已落入統治當局的眼裡,根據情治單位「保密局臺灣站」的檔案,當時除了有警察系統在監視黃媽典外,保密局還安排黃錫鏞作為運用員(線民),進入處委會擔任治安組組長來秘密調查處委會內部的一言一行。
很快的,黃媽典醫師與部分處委會的成員在4月遭到逮捕。不知是否受到統治當局的威脅,處委會糧食組組長李灣在口供中招出處委會的名單,且聲稱都是受到黃媽典等人以計謀蠱惑,才會進到處委會裡擔任職務。
4月22日,黃媽典醫師被以叛亂首要份子的罪名,載往新營街頭遊街示眾,在眾目睽睽下於新營圓環慘遭槍決。
二二八事件發生至今已經過78年,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何都快經過八十年了,還要每年以紀念日、紀念活動等形式提醒大家?但我們想說的是,二二八事件造成的是全台各地大規模的傷亡,而這樣的傷亡,直到今日都還未能被好好得敘說,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與傷痛並非消逝,而是停留在某些人的內心深處,每到暗夜只能獨自承受。當我們共同期待著一個自由、共生的民主社會,就更應該直面過去的傷痕,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能因此獲得慰藉與希望。
台南的二二八並不只有湯德章,還有很多故事等著被我們發現、繼續說下去,邀請你在這個重要的紀念日,一起來從黃媽典醫師開始,了解屬於我們、屬於這片土地的二二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