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寧(媒體工作者)
2020年,政府正式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的美國豬肉(以下簡稱萊豬),引發了社會波瀾。支持者認為,此舉將使台灣在國際經貿的談判桌上,搏取更有利的地位,反對者則始終質疑,萊豬對國人飲食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儘管過去一年,台美關係正在不斷升溫,但隨著萊豬公投成案,也加劇了兩造之間的激辯。不過,投票只是一時,吃飯則是每天的事,在公投爭議之外,台灣養豬產業如何再升級,在自由貿易談判中,始終弱勢的農業部門,要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仍是和我們切身相關的課題。
✦ 開放萊豬之後,下一項是什麼? ✦
每年,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均會公布「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翻開歷年報告,均不斷敦促台灣開放進口含萊劑的美豬美牛,即使台灣已於2020年宣布開放萊豬,2021年的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仍然指出台灣對豬肉採取產地標示(country of origin labeling, COOL)的做法,暗示美國豬肉與其製品,因為使用萊劑而有食安疑慮,對美方不利。報告中也指出,未來美方將繼續敦促台灣對乙型受體素(β -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制定容許標準。現今眾人爭議的萊克多巴胺,僅是乙型受體素的其中一項,其餘還有克倫特羅(Clenbu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齊帕特羅(Zilpaterol) 等數十種添加劑,台灣如何因應美方提出的要求,恐怕未來又會引發無止盡的爭論,更加考驗政府風險溝通的能力,也可能加深人民與政府之間的不信任。
此外,2015 年,台灣立法規範學校營養午餐禁用基改食品後,美方連續六年在該報告中,點名禁用基改食品為「缺乏科學證據的一項貿易障礙」。哪一項農產品會成為下一個攻防焦點,孰難預料,一旦美方表達強烈的決心,要求台灣政府盡力消除某些貿易障礙時,我們的社會是否做好準備,又或者能以此為槓桿,談判出對台灣更有利的經貿條件?
✦ 推動冷鏈,還是堅守溫體肉? ✦
在台灣,有七成的豬肉是以溫體肉的方式消費,也就是傳統市以常溫販賣的肉攤。翻開蔡政府的政策說帖,也寫著消費溫體肉是社會主流偏好,不用擔心冷凍美豬會佔據國人的餐桌。但是,溫體肉比較好吃,其實是一種迷思,購買溫體肉,也是一項需要改革的肉品消費型態。豬肉的風味可能受到飼養環境、飼料成分、飼養天數等因素影響,再加上各牧場的管理方式不一,風味與品質的差異,並非消費型態溫體或冷藏/冷凍所致。
早年傳統市場缺乏冷藏販售設施,清晨豬隻屠宰後,再送到市場肉攤進行分切,再到顧客上門,這 6 到 8 小時的過程中,豬肉雖不至於腐敗,但消費者買肉時習慣用手觸碰、翻動生肉,加上常溫下微生物孳生速度非常快,每半小時細菌就會倍增,其實充滿風險。農政單位也認知到,這是需要改變的消費模式,歷年來持續編列經費,補助冷藏運輸車、肉攤增設冷藏展示櫃等設施,進展卻仍然緩慢。筆者曾經採訪一位畜牧學者,他便感嘆,冷鏈的概念,打從他學生時期就開始接觸,直到他已經進到大學任教,三十餘年過去,還是遲遲推不動,一語道出產業的現實與無奈。
再往豬肉供應鏈的上游追溯,傳統市場的肉品,多來自活體拍賣市場,這對於維護豬肉品質也是一項不利的制度,一來豬隻必須先經過長途運輸到達拍賣市場,拍賣過程又會遭到電擊驅趕,對豬隻來說造成很嚴重的緊迫,也會使得屠後的肉質容易滲水而變差。再加上活體拍賣是以豬隻的外觀來決定價格好壞,看不出一頭豬切開後,裡面的肉質好壞。因此,產業界也有一群豬農,希望將活體拍賣改為屠體交易,搭配全程冷鏈,也就是先讓豬在非緊迫的狀態下,屠宰、剖開, 進入冷鏈,再依照品質決勝負,才是理想又衛生的交易方式。
2020年,政府正式宣佈開放萊豬後,同步祭出高額養豬產業基金,安撫產業界,規劃4年投入128億元,其中「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就佔了40億元,比例最高。龐大的預算,加上開放萊豬帶來的刺激,能不能真正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動力?又或者最終再度屈服於消費者「偏好」購買溫體肉的現實,而無法成功轉骨?
✦ 台灣本土黑豬產業,仍待重視 ✦
目前全世界規模化飼養的商用豬種,是由杜洛克、藍瑞斯和約克夏三種品種,以三品系雜交方式所得到的豬種,俗稱LYD豬,但在一些地區,也保留了具地方特色的豬種,如西班牙的伊比利豬,匈牙利的曼加利察豬(俗稱捲毛豬),台灣則有本土黑豬,這些地方豬種,肉質、風味都和商用LYD豬大不同。
根據台灣畜牧要覽養豬篇的記載,台灣早期有桃園豬,頂雙溪豬跟美濃豬三種黑豬。2008年,台灣大學動科系教授朱有田進一步對全台黑豬族群調查,進行 DNA分析,發現六堆地區的黑豬,和桃園豬以及其他地區的黑豬,有著顯著的血緣差異,俗稱「六堆黑豬」。這些黑豬族群,是早期先民從中國引進台灣,再經過數百年的人為選拔與淘汰,逐漸留下一批適應台灣氣候環境的豬種。目前台灣的黑豬主要消費地集中於桃竹苗的客家庄地區,市佔率不到15%(此處泛稱各種身帶黑毛色的豬種,包括畜試所育成的黑豬等,在農委會官方統計中未再針對品種細分),其中六堆黑豬的市佔率,又比這個數字再更少一些。
相較於商用LYD豬多是吃飼料長大,本土黑豬則主要以廚餘/剩食來飼養,台灣每年回收的廚餘,高達55 萬公噸,其中有62%,都透過黑豬來消耗。這個局勢,在2018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已經大幅改變。由於未經過高溫蒸煮的廚餘,可能成為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之一,台灣要不要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棄黑豬、保白豬,引爆了產業界內部爭論。2021年8月,台灣首次發現來自越南、曾受感染的豬肉製品,經走私流入市面,頓時風聲鶴唳,農委會對廚餘養豬戶祭出禁令,同時輔導小規模的養豬戶離牧。對於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感,讓黑豬飼養戶不斷流失,二代也沒有意願投入。儘管政府編列了高達百億的養豬產業基金,急需保種的本土黑豬,似乎已被遺忘,這項真正能和進口豬抗衡,具有台灣特色的滋味,反而正在逐漸凋零。
開放特定品項的農產品,以換取更大的經貿利益,是小國不得不參與的博弈。外在的挑戰,一波接一波,沒有停止的一天,國內的產業是否有足夠強健的體質,以及夠完善的食品標示與管理機制,能夠在自由貿易的浪潮中,站穩一席之地,不致滅頂?公投過後,挑戰仍持續。